傑佛瑞.迪佛著, 宋瑛堂譯, 皇冠出版, 2011/4/11
引用網址: http://cgi.blog.roodo.com/trackback/15416587
這本翻譯小說的出版恰好是在日本地震與海嘯之際,符應著大眾現今所議論紛紛的主題“電”。雖然時事討論的是核電,但不論是核能發電或是一般電廠,電似乎已經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。食衣住行都離不開電器的使用。作者就是透過這種大家習以為常的使用習慣,架構出一股震撼人心的犯罪手法,有種駭人聽聞的緊張感油然而生。
《馭電人》從一樁電力公司發生的意外開始,"意外"變成了人為的操控,是什麼樣的人對於生命如此輕浮的對待? 是什麼樣的環境讓電成為殺人的兇器? 是什麼樣的真相讓整本書充滿了懸疑與真實的恐懼? 當劇情一步步的邁入中心點,你會開始對於之前所看到的"真實"情節產生懷疑,你以為兇手是他,但卻有可能是她或某個他。
主要人物有林肯.萊姆,艾米莉亞,普拉斯基,戴瑞,麥克丹尼爾等等,這些是代表政府,FBI與警方。而高特與羅根,前者是電力殺人案裡的重要關鍵,後者則是林肯多年來想抓的職業殺手,鐘錶匠。以及數位無辜的受害者。由林肯同時主導鐘錶匠的案子與電力公司的案子,作者傑佛瑞.迪佛創造出兩種氛圍: 鐘錶匠的追捕似乎是較輕鬆,勝券在握。相反的,電力公司的案子充滿緊張,與時間競爭的壓力,以及下一秒誰會是犧牲者的猜測疑雲。但是,裡面的素材又常常讓人思考,文明到底是進步,還是讓我們因為太便利,以致於過度依賴?
像是戴瑞與麥克兩人之間的差異,麥克時常提到的雲端及科技技術應用,相較於戴瑞的街頭辦案等手法,很明顯的反差,到最後卻成為一種黑色幽默,讓人哭笑不得。這是一部分,另一個重點是在於電的應用。時代進步,電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,也很受重視。然而,這一切也都是從大自然的閃電或是動物身上學得,自然而然去轉化,去發明應用也是無可厚非。但是,人往往不會去了解,自己用的東西到底是怎麼形成? 我們只是享用別人發明創造的一切。若是以此角度來看整本書,那就油然生了警惕的思維。若是單純以輕鬆的角度來看,那麼這本小說絕對是同CSI犯罪現場一樣精彩。裡頭的推論,調查,以及劇情發展,都是精心刻畫,環環相扣。真的很過癮!
科學與心理兩相結合,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。你很難忽略掉這樣的題材,因為正當你在撰寫網誌與瀏覽網頁的同時,你就是在使用作者所寫到的一切。這本書讓人更驚奇的是,你沒辦法抓到作者下一步想寫的會是怎麼樣的劇情。你以為會是悲劇,然而卻有轉機。你以為是喜劇收場,卻不盡然如你意。這是讓我驚艷的地方,像是活脫脫的影片躍在眼前,如此生動。